图为我的老同学龚一萍教授
今天老同学龚一萍教授在微信上说,今天他退休了。同学们纷纷在微信上留言向他表示祝贺。北京的王丽萍同学向他写道:“恭喜光荣退休,人生新起点,换个活法去度余下的岁月。”杨宇庆、信欣、佟伟、李帆、廖丽等同学也表达了相同的祝愿。远在加拿大的张学林同学写了一首诗赞颂龚一萍同学,他写道:“荣休多喜乐,举杯也为贺。胸怀多少事,生涯苦蹉跎。耕耘卅几载,岁月无虚过。南开四年忆,业精于勤者。”
一萍同学为人厚道热情,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。现在有了微信,一萍同学每天一起床就用微信向海内外的问好:“早上好!海外同学晚上好!”记得,1992年他刚从江西管理干部学院调到广州师范学院(现在更名为广州大学),我正好去深圳办班,顺便我去广州师范学院拜访他,他和他夫人在家里招待了我。至今我记得当时的情景,他和他爱人是那样的厚道热情。一萍同学在事业上不断进取,著书立说,学界很有影响,我非常佩服他的敬业精神。今天知道一萍兄光荣退休,也写了一首小诗祝贺:毕业即去当教员,在赣教学又南迁。教书育人功德建,欣看花红桃李园。著书立说成大家,推进改革敢建言。今日光荣离岗位,快乐自在赛神仙。寻亲访友增情谊,旅游观光度余年。
一萍兄自己用数字打头也写了一首诗,对自己的生涯做了简要总结:
一枝粉笔写职涯,
两袖清风亦淡泊,
三十余年教书匠,
四载寒窗经济学,
五四年生于萍乡,
六九下乡稼穡作,
七九幸入南开园,
八三豫章始从教,
九二南下广师院,
十年栖身大学城,
百感交集一甲子,
千言万语生涯歌。
附龚一萍个人资料: 龚一萍,江西宜丰人,南开大学经济系毕业,现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教授,主要从事经济学、管理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。曾获江西省优秀教师、广州市优秀教师等。从教以来,主持和参与教育部、广东省、江西省、广州市等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。出版《宏观经济管理分析》、《人力资源管理》等著作、教材20余部;在《经济管理》、《中国工业经济》、《经济纵横》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;先后获省社科联、省经济学会、省高教厅等科研成果奖9项。
宏观经济管理;幸福经济学;企业战略管理;人力资源管理
1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:“中国式幸福”的经济学分析,2012年
2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:珠三角企业动态能力生成机理、障碍与对策的实证研究,2009年
3、广州市工商联研究项目:加快广州民营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之研究,2010年
一、著作、教材20余部,主要有:
1、宏观经济管理分析 (专 著), 湖南人民出版社,2005-04
2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(合 著), 经济管理出版社,1995-04
3、管 理 学 (合 著), 陕西人民出版社,2002-09
4、人力资源管理 (主 编), 广东高教出版社,2004-11
5、邓小平理论论纲 (主 编), 中国致公出版社,2002-02
6、现代管理学 (副主编), 广东人民出版社,1995-12
7、人力资源管理 (主 编),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,2011-12
二、论文60余部,主要有:
1、“创造性破坏”视阈下企业动态能力构建,经济管理,2010(8)
2、 试论企业劳动关系, 中国工业经济,1998(6)
3、 人性化管理:理论层面探讨,经济经纬,2006(4)
4、 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的相关分析,企业经济,2010(4)
5、 国企无形资产流失与保护,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,1998(8)
6、 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的构想,江西社会科学 1998(8)
7、 经济发展的制度功效与制度创新分析,广州大学学报,2011(7)
8、 基于企业动态能力发展的障碍与机制探析,生产力研究,2011(12)
9、 发挥广东中心城市作用理论与对策分析,开放导报,1998(9)
10、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探析, 理 论 建 设,2008(4)
11、论三论一体的市场体系,江西社会科学,1999(7)
12、经济发展视阈的制度功能效应分析 江西社会科学 2011(7)
13、企业动态能力的度量及评价指标体系 华东经济管理, 2011(9)
14、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探微,广州大学学报,2003(2)
15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:理论层面探析,经济研究导刊,2009(8)
16、无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管理, 当 代 财 经, 1999(7)
17、经济增长与制度分析, 华东经济管理, 2006(7)
18、企业动态能力构建的制度安排与机制设计,理论建设,2011(2)
19、企业薪酬战略的剖析与权变抉策,经济导刊,2011(10)
20、廉租房多元化:住房保障体系的主体模式,中国房地产,2012(1)
21、人性化管理的理论思辩与系统模式构建,企业经济,2005(9)
22、幸福的经济学诠释与“中国式幸福”的构建,领导科学,2011(10)
23、试论企业薪酬战略, 经 济 纵 横,2004(12)
24、基于企业动态能力构建的制度因素与长效机制探析,江汉论坛,2012(1)
25、做好“加减乘除法”提升国民幸福经济指数(核心),瞭望,2011(10)
开设课程:
政治经济学;西方经济学;管理学,宏观经济管理,人力资源管理
评论